|
在細胞治療領域,部分細胞的培養對水質要求極為嚴苛,比如說間充質干細胞,其培養用水必須嚴格控制在低溶氧區間,也就是 0.5 -
2mg/L。然而,普通的在線溶氧自動水質傳感器在這個低溶氧區間的檢測精度實在是差強人意,僅僅只有±0.3mg/L。這就導致實際檢測中很容易出現偏差,就像實際的溶氧值(DO)是
0.8mg/L,傳感器卻顯示 1.1mg/L。 
要是依據這樣不準確的數據,誤判為“溶氧超標”,那就會過度開啟脫氧裝置。這一過度開啟可不得了,能耗大幅增加,一天下來就要多花 200
元的電費。要是偏差方向相反,傳感器沒能檢測出低溶氧情況,那就可能導致細胞因為缺氧而凋亡。曾經有個實驗室就因為這個問題,損失了一批價值 10
萬元的細胞,這損失可不小啊。 破局關鍵:點明“低區間高精度”核心優勢 
不過別擔心,現在有適配型的在線水質自動傳感器,它搭載了納米級氧化鋯傳感芯片,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這種芯片表面的氧離子傳導通道更加細密,即便在低溶氧環境下,也能精準地捕捉氧分子。在
0.5 - 2mg/L 這個關鍵的低溶氧區間,它的檢測精度能達到±0.05mg/L,這可比普通傳感器精準多了。 同時,它采用了“三電極體系”,也就是工作電極、參比電極、對電極。這種體系能有效減少環境干擾,讓數據的穩定性提升
80%。而且,它還支持“單點校準”功能。細胞實驗室可以直接用標準溶氧水樣,比如 1mg/L
的標準液來進行校準,不用把傳感器返廠,既方便又節省時間。校準后,精度還能維持 6 個月呢。 選型要點:給出“低溶氧場景適配”標準 
為低溶氧場景選擇在線水質自動傳感器時,邁德施溶解氧水質傳感器廠家建議大家注意這幾點! 1、優先選擇在低溶氧區間(0 - 5mg/L)精度≤±0.05mg/L 的傳感器,這樣才能保證檢測的準確性。 2、是否支持無菌校準,這樣可以避免校準過程中污染用水。另外,帶有數據溯源功能也很重要,它能記錄每次校準結果,符合審計要求。 3、確認傳感器輸出的數據能夠對接實驗室的 LIMS 系統。這樣一來,就便于追溯每批次用水的溶氧變化情況,為細胞培養提供更可靠的數據支持。 效果驗證 
有一家細胞治療企業啟用了這種納米芯片傳感器后,效果立竿見影。在低溶氧區間的檢測偏差從±0.3mg/L
降到了±0.05mg/L,檢測精度大大提高。脫氧裝置的啟停也更加精準,每天能節省 180 元的電費,一個月下來就能省 5400 元。 細胞缺氧凋亡率從 8% 降到了 1.2%,在 6 個月內多產出了 3 批次合格細胞,新增收益 30 萬元。而且,在 GMP
飛行檢查中,該企業也順利通過了對“溶氧數據精度”的核查。由此可見,選擇搭載納米級傳感芯片的在線水質自動傳感器,對于細胞治療用水的低溶氧檢測來說,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本文連接:http://www.khvgjoq.cn/newss-48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