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園、小區的景觀水體中,每當長假過后,常常會出現藻類爆發的情況。這是因為假期游客增多,向水體中帶入了更多的營養物質,導致水體營養過剩。藻類在這種環境下會瘋狂生長,而它們的生長會對水體中的溶解氧產生極大的影響。下面邁德施溶解氧水質檢測儀廠家為您詳細講解下! 
白天的時候,藻類會進行光合作用,大量地產氧,這會使得水體中的溶氧含量急劇上升。過高的溶氧含量容易導致魚蝦患上氣泡病,影響它們的健康。而到了夜間,藻類會進行呼吸作用,集中消耗水中的氧氣,使得溶氧含量驟降。一旦溶氧過低,水體就容易發黑發臭,嚴重影響景觀效果。 如果我們采用固定1小時檢測一次的方式,就如同“用固定考勤表管靈活排班的工人”,存在很大的檢測盲區。很可能會錯過白天的高溶氧峰值,也捕捉不到夜間的低溶氧低谷。等到我們發現水體發臭了才去處理,治理成本會非常高,單次治理成本可能超過5萬元。而且,景觀水體發臭還會影響居民的體驗,降低小區、公園的舒適度。 
破局關鍵:分時頻測的針對性解決方案 
為了應對藻類爆發帶來的問題,在線溶解氧傳感器可以設置“分時頻測”功能。在白天9 -
17點,這是藻類產氧的高峰時段,我們將檢測頻率設置為30分鐘/次,這樣就能及時監控高溶氧風險,避免魚蝦患上氣泡病。而在夜間22點到次日6點,這是藻類耗氧的高峰時段,我們將檢測頻率加密到20分鐘/次,這樣可以嚴防溶氧過低,防止水體發黑發臭。 同時,在線溶解氧傳感器還可以與水質云平臺聯動。傳感器將檢測到的數據實時傳輸到云平臺,云平臺會自動生成溶氧變化曲線。通過這條曲線,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藻類的“作息異常”。運維人員可以根據曲線的變化,快速判斷是否需要投放除藻劑或者開啟水循環系統,及時解決藻類爆發帶來的問題。 選型要點:景觀水體適配的傳感器標準 
在選擇在線溶解氧檢測儀傳感器來治理景觀藻患時,需要滿足三個要求。 1、分時設置功能 傳感器要能夠按照早、中、晚不同的時段自定義檢測頻率,這樣就無需人工反復調整,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2、抗污染能力 傳感器的探頭要帶有自動清洗功能,比如采用毛刷清洗的方式。這樣可以避免藻類附著在探頭上,影響檢測數據的準確性。 3、數據可視化 傳感器要支持在手機端查看實時的溶氧數據以及溶氧變化曲線。這樣方便運維人員進行遠程監控,尤其是對于管理多個景觀水體的情況,運維人員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各個水體的溶氧情況。 效果驗證:物業實際應用反饋 
某小區物業在長假后,發現景觀湖中的藻類瘋長。他們將在線溶解氧傳感器改為“分時頻測”模式,白天每30分鐘檢測一次,夜間每20分鐘檢測一次。 調整檢測頻率后,傳感器提前1.5小時發現夜間溶氧降至1.5mg/L。物業及時開啟了水循環系統,增加了水體的溶氧含量,避免了水體黑臭。同時,傳感器還捕捉到白天溶氧峰值達到了12mg/L,物業及時減少了魚類的投放,規避了魚蝦氣泡病的風險。 通過這次調整,該小區單次節省了約3萬元的治理成本,而且水體的透明度提升了40%,景觀水體的質量得到了顯著改善。這充分證明了在線溶解氧傳感器“分時頻測”功能在應對景觀水體藻類爆發問題上的有效性。如果您也遇到類似問題,歡迎隨時咨詢邁德施溶解氧水質傳感器廠家!
|